三四线城市的“咖啡味”渐浓
- 发布时间:2023-08-02
- 阅读量:
- 作者:孟佩佩 谭雅丽
- 来源:食品界
- 责任编辑:食品界
- 分享到:
近年来,喝咖啡成了年轻人的一种生活习惯,甚至是社交硬通货。与年轻人热烈追捧相呼应的,是咖啡赛道越发火爆的竞争。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咖啡相关企业17.4万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3.2万余家,新增注册相关企业增速达到23.1%;近3年,咖啡相关企业年度注册平均增速为19.5%。
一二线城市咖啡市场竞争激烈,知名品牌如瑞幸咖啡、星巴克等开始下沉三四线城市,不仅带入了“咖啡氛围”,也掀起了一众独立咖啡店的开店热潮。
三四线城市正在成为咖啡企业竞争的重要市场。
“俘获”年轻消费群体
偶然间发现同样喜欢手冲咖啡,林丽云收获了入职后的第一位朋友。尽管身处不同部门,也没妨碍她们互相推荐咖啡豆,相约喝咖啡。林丽云说:“除了真的喜欢,咖啡于我也是一种社交工具。”
自称“重度咖啡依赖”的林丽云,每天都要喝上一两杯咖啡,咖啡也成了她的日常必需品:与同事凑单点瑞幸咖啡外卖,喝一杯季节限定的星巴克咖啡,或找熟悉的咖啡师买品质好的咖啡豆做成挂耳咖啡,自己在办公室就可以享用了;外出或约人谈事情,就去环境好或有惊艳单品的小众咖啡店。
她惊喜地发现,以前回到老家泉州因为咖啡馆少而不习惯的问题解决了。“去年以来,老家的连锁咖啡馆也慢慢多了起来,比如星巴克、诺瓦咖啡。也有一些个人经营的小众咖啡馆。”不过因为比较在意口感,她更倾向于选择喝过的连锁品牌,“这样试错成本比较低”。
“之前刷微博看到一句话:当发现三四线城市老家网红咖啡店越来越多时,是那些北上广的年轻人回来了。”春节回到广西柳州,“90后”王青发现,除了遍布街头巷尾的螺蛳粉店,网红咖啡店也已随处可见。
她最熟悉的那家小咖啡店重新装修后,开出了第二家分店,白墙红木,绿树成荫,在这里惬意地享受一杯咖啡的快乐,成了当地人的新选择。“虽然对这里的咖啡没太大感觉,但赶上好天气,随手拍就是大片,我依旧愿意在这里和朋友坐上一下午。”她对记者说,看着咖啡店里打扮时髦的年轻人,和喝着咖啡聊天的洋气老人,“我想这就是从一线城市带回的生活态度吧”。
这一届年轻人对咖啡有多“上头”?家住顺德的“00后”黄俊煜为了喝上更好品质的咖啡,从高中时仅为了提神,到研究咖啡种类和做法、去咖啡店兼职做咖啡师,最近,读大一的他把咖啡店开进了寝室。
用打工赚取的工资,他购入了一台半自动咖啡机,自此不仅“实现了咖啡当水喝”,还收获了校内同样爱好咖啡的新朋友。在他创建的“Add coffee”咖啡交流微信群内,同学们会相约品尝他制作的美式咖啡和拿铁,也会在一起聊生活。
学校里没有咖啡馆,他还搭建了迷你的线下“咖啡店”——在寝室门口放两张小凳子,中间摆放露营折叠收纳箱,箱内放置的暖黄色小灯透过收纳箱发出微弱的光,这是他和新朋友的“咖啡桌”。
黄俊煜告诉记者,在顺德,他去过很多特色咖啡馆,既有用“金榜水牛奶”做的拿铁,也有与油炸物结合的咖啡饮品。在他看来,通过不同地方的咖啡饮品,也可以感受到各地方的生活特色了。“现在正在自学咖啡相关知识,以后可能更倾向于先做咖啡师,再考虑开一间自己的咖啡店”。
“咖啡氛围”逐渐浓厚
和黄俊煜一样,有“开一间咖啡店”梦想的年轻人不在少数。相比于一二线城市,咖啡消费市场尚未饱和的三四线城市给了他们更大的机会。美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三线城市咖啡门店数增速最快,达19%。在咖啡外卖方面,三线城市咖啡订单同比增长接近两倍,四五线城市的咖啡订单同比增长更是高达250%以上,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瑞幸、星巴克等咖啡品牌培养了‘咖啡氛围’,小城市里同样有市场需求,只要有一家咖啡店打头阵,其他家咖啡店都会纷纷跟上。”郝子广和妻子把“树蜂咖啡屋”开在了山东济南素有“上海武康路”之称的经三路上。
近几年,经三路上保留下来的老建筑被重新投入使用,窄窄的小路成了无数年轻人打卡拍照的网红路。“500米以内的距离,甚至开出了近20家咖啡店。”郝子广告诉记者,2021年6月开店时,周边已经开起了几家咖啡店,但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做简单的、拿手的意式咖啡”。
每天12时,打开音乐,挂上树蜂的帆布挂旗,这家15平方米的咖啡店便开始营业了。有多年咖啡师经验的郝子广妻子,是这里唯一的咖啡师。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的店称作“社区咖啡店”,“不管是做咖啡还是聊天,都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让大家觉得好像来到朋友家客厅一样”。
开店之初,郝子广也曾思考,咖啡店是否只靠饮品品质就可以赢得客源?一名咖啡同行的话让他找到了答案:如果一家店得分100分,咖啡品质只占30%,店内营造的氛围和老板个人魅力等会分享其余的70%。
“对于大众来说,咖啡毕竟是种舶来品,融入生活还需要时间。口味也是如此,需要慢慢引导。”在他看来,客人进店消费,感受到氛围舒适或装修个性,老板笑起来有亲和力,咖啡口感也适合自己,“这可能是我们做咖啡的一个切入点吧”。
郝子广认为,七八年前的咖啡店开店热潮,之所以被称为“毁掉文艺青年的4种创业”之一,是因为“那时大家都还没经验”。“但基于从业者多年经验的积累,这两年的咖啡浪潮下开起的新店,都更注重追求咖啡店品质和独有的特色了。”
咖啡来到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会有怎样的“奇遇”?靠着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开店日常和小镇生活,“企鹅咖啡”挺过了3年疫情,并且“越来越好”。
“这里虽然是小镇,但消费和审美习惯受到周边大城市的影响,顾客对咖啡的文化认同、接受度高,开店成本相对大城市来说低了很多。”2022年,咖啡店的生意甚至超出了主理人徐超的预期:7-8月卖出了5000杯咖啡,“本以为10-11月会是淡季,但销量却越来越高,基于国庆假期的消费加持,10月的营业额达近10万元”。
在他看来,在相对较小的城市开店做独立品牌咖啡,“注重品控就很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哪怕今天只有一位顾客,也要保证这一杯咖啡的出品是好的”。他们的Vlog里曾提到,“以前喝茶的本地人开始尝试喝咖啡了”,这让徐超看到了小镇咖啡文化氛围的日渐浓厚。
如今,小镇上新开了两家咖啡馆,茶馆也挂出了“现磨咖啡”的牌子。徐超认为,小镇上如果能继续开更多咖啡店,共同营造咖啡氛围,我们才会一起变得更好。
在被大众普遍认可的“咖啡氛围”烘托下,咖啡消费才能日渐火爆。在三四线城市,无论是准备入局的大型连锁咖啡品牌,还是正在试水的独立咖啡馆,都将是氛围的营造者,也将是消费红利的共享者。
位于山西北部的小城朔州,咖啡氛围远没有其他城市那么浓厚。“但从2020年开始,朔州新开了5家新的咖啡店,新兴咖啡店越来越多。”“95后”的康宁华如今是朔州规模最大的咖啡店“泊咖”的店长。自2015年开店以来,他从吧台长做起,见证了“泊咖”的成长之路。
他回忆说,刚开店时朔州基本没有咖啡店,开业前两年更是处于连续亏损的状态。“相比一线城市,大多数本地消费者还没有养成喝咖啡的习惯。客流量小,我们就要用好的产品、环境和服务留住回头客。”
“泊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最初只是“咖啡+少量简餐”的经营模式,也探索过“咖啡+西餐”,直至2020年开始尝试“咖啡+西餐+清吧”的新模式。康宁华观察到,现在喜欢喝咖啡的本地年轻人越来越多,也有很多从外地回来的年轻人、来朔州出差的外地人常驻“泊咖”,“这些常客不用自己点餐,我们的员工都知道他们喝哪款咖啡”。
他说:“可能几年后朔州本地咖啡消费者的咖啡品味、消费观念和水平都会得到提升,到那时喝咖啡就会变成大家的日常了。只有整个城市的咖啡产业做得好,我们的小店才会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少量资源属于网络共享,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10-83155437 邮箱:foodindustry100@126.com
- 上一篇:面粉企业为何“停工待产”?
- 下一篇:预制菜应用场景再丰富
- 关注
- 产经
- 案例
- 人物
- 内幕
- 文化
-
>
【人物】疫情之下,中国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居家隔离、道路封锁、复工延迟、航线停飞等,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
-
>
【人物】抗疫期间,如何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会让国人永远记住的。因为一场暴发于武汉、被命名为2019-nCoV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迅速席卷整个中...
-
>
【人物】“黄门宴”诠释
在美食界,提到黄珂,绝对算得上是个传奇人物,因他在家中常年摆“黄门宴”而闻名于京城。他的故事被国内外众多媒体报道,比如英国...
-
>
【人物】用观点引领时代
记者“认识”曹保印是因为在2007年读他的《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一书。在书中,他记录了女儿天天在月子里的故事,其中也有很大一部...
-
>
【人物】新时代,新药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养生保健也成为了热门话题。怎样才能从日常的膳...
-
>
【内幕】为你揭开“速生
从“速生鸡”到“猪肉钩虫”,从“问题草莓”到“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谣言不仅引发了消费者恐慌,由此...
-
>
【内幕】北京饭店的故事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86年7月,为解决大量外来人口来京“吃饭难”的问题,北京市委和北京饭店在台基厂大街路北口合办了一间对外餐厅,当时我...
-
>
【内幕】喝“千滚水”一
喝“千滚水”会亚硝酸盐中毒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然而,这个“常识”却被列为“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上的第一条流言。科学真...
-
>
【内幕】代餐产品到底是
“代餐”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假日长胖后减肥的“希望”。代餐产品多以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粥等形式销售。在某电商平台,记者搜索到代餐产品...
-
>
【内幕】验明西四包子铺
继去年华天二友居肉饼店就“西四包子铺”品牌归属向网红“西四包子铺”提出质疑并开始维权后,记者近期发现,北京餐饮市场上的“西四包子铺”门店...
-
>
【品味】《你不懂葡萄酒
编者按 日本一流侍酒师,教你喝懂葡萄酒。葡萄酒控必读经典!有料、有趣、还有范儿的葡萄酒知识。本书文字理性、专注又不失风趣,穿插世界知名侍酒...
-
>
【品味】《人人都需要了
编者按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在未来,医学也将步入精准医疗时代。在新的医疗时代,我们将充分利用高新医疗技术来定制治疗护理方法,以前所未有的方...
-
>
【品味】《人生十二法则
编者按 面对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虚伪的励志、空洞的安慰,而是严父近乎残酷的苛责教诲,唯有了解规则、真知、历史与前沿科...
-
>
【品味】《不要因为走得
编者按 这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又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从民生出发,...
-
>
【品味】《AI的25种可能》
编者按 一本书,25个全球最伟大的头脑,洞见6万亿美元AI市场的机遇与风险,政府、企业、个人预判AI趋势的重要依据。 基本信息 书名:《AI的25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