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走好“最初一公里”
- 发布时间:2023-08-14
- 阅读量:
- 作者:王晶晶
- 来源:食品界
- 责任编辑:食品界
- 分享到:
驱车进入湖南省茶陵县,路边宣传栏上“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程,从源头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的标语格外醒目。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茶陵县的食用菌、粮油、茶叶和蔬果等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但如何帮助农产品更好“走出去”,使茶陵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2020年启动实施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给了茶陵一个答案。如今,茶陵县的保鲜库从50座增加到228座,新增库容20万立方米,冷藏能力达6万吨,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和效益,打出延链补链强链“组合拳”,推动茶陵农业产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地头保鲜
“从2002年开始,农民返乡创业从事食用菌种植,每天销往广东的鲜菇至少有十几万斤。”茶陵县兴农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陈晚朱告诉记者,在高峰时期,全镇六成农民都在从事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是茶陵脱贫乡镇的龙头产业,其中,又以界首镇为最。据了解,界首镇食用菌生产规模占全县70%,食用菌对外销售占全县80%,是湖南省重要的菌菇生产基地。
然而,田头冷库的不足一度严重影响了农户增收。“当时基地的小型冷库容量不够,农户种出来的食用菌必须当天采摘当天销售,有限的冷库还要腾出来用于存放第二天采摘的食用菌。”陈晚朱回忆,“时间赶着、货量压着,价格自然上不去,很多种植户没有赚到钱,有的最后干脆去打工了。”
茶陵食用菌产业要想进一步发展,保鲜库建设就成了当务之急。2020年,农业农村部大力支持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受益于该项目,茶陵的菇农因地制宜在田间地头建起了冷库。销售节奏可控了,物流成本降低了,产后损失也大大减少。
眼下,界首镇田头矗立着大大小小52座冷库,食用菌从采摘到进库只需3小时。腐坏率大幅降低不说,错峰销售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也使得食用菌销售价格每斤比以前提高了0.5-2元。
“钱赚得多了,产量也提高了,现在食用菌年产量从1000万棒增加到了1600万棒。”保鲜库给了当地菇农贺秀华进一步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的底气,“以前我们只种植姬菇、木耳、香菇等常规品种,现在计划增加猪肚菇、龙爪菇、猴头菇和羊肚菌等耐高温品种,全年12个月最大限度用好冷库。”
电商带路
生姜、紫皮大蒜、白芷,被誉为“茶陵三宝”。今年,“茶陵三宝”的种植面积已达3万余亩,亩均产值达到6000余元。记者抵达茶陵县众森智慧农业产业园的集散中心时,几个农户正铲起紫皮大蒜装袋捆扎。走廊里已经装好的干辣椒码放得整整齐齐等待入冷库。
然而,冷藏保鲜设施的缺乏曾困扰着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储存设施跟不上,产地市场还谈什么发展?近年来,众森智慧农业产业园与12家相邻的家庭农场共同出资联合建设了6个冷藏保鲜设施,库容量约3万立方米。“联合建库减少了田头库的用地审批时间,并且保证了农产品品质和稳定供应,还能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地市场的形成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园负责人郭建强告诉记者。
“因为我们的冷库容量足够,农产品货源充足销路广,市场就越做越大,一些茶陵人去新疆种辣椒,经销商再将这些辣椒运回我们茶陵的集散中心进行交易,每年大概有1.8万余吨。”郭建强说,“保鲜库从源头上解决了全县老百姓农产品的销售难问题,建在保鲜库上的集散中心发挥了田头市场与批发市场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最初一公里”固然重要,如何延伸产业链,实现多元化、多渠道销售,也是产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往,当地加工企业只有在收获季才能生产伏蒜、盐姜、腌菜等加工制品。“现在有了保鲜库,原料储存时间大幅延长,腌制的蒜和姜即使在大夏天也不怕,生产、加工和销售都有了更多保障,产能大大提高。”茶陵县君兰大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谭懂哲说。
除了延伸产业链,近年来,茶陵县不断加大县内电商物流资源整合力度,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依托冷藏保鲜设施,通过电商微商、直播带货等形式,借助“832”平台,形成了集中仓储、共同配送、仓储一体的营销机制。截至2021年,全县电子商务从业人数过万,通过电商、微商渠道销售的农产品年交易额达3亿元。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少量资源属于网络共享,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10-83155437 邮箱:foodindustry100@126.com
- 上一篇:怀安县:做大酸枣产业
- 下一篇:幸运咖“进京”
- 关注
- 产经
- 案例
- 人物
- 内幕
- 文化
-
>
【人物】疫情之下,中国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居家隔离、道路封锁、复工延迟、航线停飞等,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
-
>
【人物】抗疫期间,如何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会让国人永远记住的。因为一场暴发于武汉、被命名为2019-nCoV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迅速席卷整个中...
-
>
【人物】“黄门宴”诠释
在美食界,提到黄珂,绝对算得上是个传奇人物,因他在家中常年摆“黄门宴”而闻名于京城。他的故事被国内外众多媒体报道,比如英国...
-
>
【人物】用观点引领时代
记者“认识”曹保印是因为在2007年读他的《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一书。在书中,他记录了女儿天天在月子里的故事,其中也有很大一部...
-
>
【人物】新时代,新药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养生保健也成为了热门话题。怎样才能从日常的膳...
-
>
【内幕】为你揭开“速生
从“速生鸡”到“猪肉钩虫”,从“问题草莓”到“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谣言不仅引发了消费者恐慌,由此...
-
>
【内幕】北京饭店的故事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86年7月,为解决大量外来人口来京“吃饭难”的问题,北京市委和北京饭店在台基厂大街路北口合办了一间对外餐厅,当时我...
-
>
【内幕】喝“千滚水”一
喝“千滚水”会亚硝酸盐中毒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然而,这个“常识”却被列为“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上的第一条流言。科学真...
-
>
【内幕】代餐产品到底是
“代餐”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假日长胖后减肥的“希望”。代餐产品多以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粥等形式销售。在某电商平台,记者搜索到代餐产品...
-
>
【内幕】验明西四包子铺
继去年华天二友居肉饼店就“西四包子铺”品牌归属向网红“西四包子铺”提出质疑并开始维权后,记者近期发现,北京餐饮市场上的“西四包子铺”门店...
-
>
【品味】《你不懂葡萄酒
编者按 日本一流侍酒师,教你喝懂葡萄酒。葡萄酒控必读经典!有料、有趣、还有范儿的葡萄酒知识。本书文字理性、专注又不失风趣,穿插世界知名侍酒...
-
>
【品味】《人人都需要了
编者按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在未来,医学也将步入精准医疗时代。在新的医疗时代,我们将充分利用高新医疗技术来定制治疗护理方法,以前所未有的方...
-
>
【品味】《人生十二法则
编者按 面对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虚伪的励志、空洞的安慰,而是严父近乎残酷的苛责教诲,唯有了解规则、真知、历史与前沿科...
-
>
【品味】《不要因为走得
编者按 这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又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从民生出发,...
-
>
【品味】《AI的25种可能》
编者按 一本书,25个全球最伟大的头脑,洞见6万亿美元AI市场的机遇与风险,政府、企业、个人预判AI趋势的重要依据。 基本信息 书名:《AI的25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