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的禁忌知多少
- 发布时间:2021-02-01
- 阅读量:
- 作者:阮光锋
- 来源:人民政协报
- 责任编辑:食品界
- 分享到:
橘子在中国的国民度着实是高,无论是比拳头都要大的丑橘还是一口一个都嫌小的砂糖橘,从东三省到滇广闽到处都有它们的忠实粉丝。然而,关于橘子的各种“风言风语”却不少。
橘子富含维生素,有益健康要多吃?柑橘类水果中维生素C(简称VC)的含量通常有20mg~30mg/100g,比苹果(1mg~5mg/100g)和梨(4mg~8mg/100g)可要多多了。比如橘子水分充足,果肉软嫩,酸甜可口,价格亲民,在新鲜果蔬没有那么丰富的冬季,受欢迎是必然的,基本上一个中等大小的橘子,就能满足孩子每天一半的维生素C需求。而且,它还含有丰富的钾、类胡萝卜素,以及橙皮素、柚皮素等,它们都是对健康有益的成分。可是,再有营养的食物,吃起来也要有个量。拿橘子来说,它的问题就是糖分有点多。橘子中的含糖量平均是11.9%,如果碰上口感甜一点的品种,还会再高一些。而且橘子由于不需要洗、剥皮就能吃、口感又软这些原因,很容易出现“一不小心就吃多”的情况,这几个橘子下来,能量摄入可不低。我国膳食指南的推荐,普通成人每天吃水果的量是200g~350g左右,折算到柑橘类,差不多就是2~3个中等大小的橘子。如果实在爱吃,多吃一两个问题也不大,橘子吃多了就少吃点其他主食,而且一定要注意清洁牙齿。
橘子吃多会变成“小黄人”?其实跟染色没什么关系,吃了橘子皮肤会变黄,是因为柑橘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如果经常吃很多橘子,人体就会摄入太多胡萝卜素,没有及时代谢掉,在血液中的含量过高,就会导致皮肤变黄,这种情况被称为“高胡萝卜素血症”,也叫“橘黄症”,这种症状的典型表现就是手掌、足底明显变黄,严重的甚至会全身的皮肤变黄。不过,它只会短时间地影响“颜值”,并不会影响健康。只要暂时停吃橘子,过一两周肤色就能恢复正常,一般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而且,除了柑橘类之外,胡萝卜、南瓜、木瓜、芒果等蔬果中的胡萝卜素也含量丰富,如果吃很多,也会变成“小黄人”。如果发现最近有点面色变黄,想想自己是不是这些蔬果近期的摄入过多了。
橘子吃多了会上火?其实,对于橘子来说,引起“上火”是因为橘子中的糖分含量高。吃太多橘子,意味着会摄入大量糖分。高糖分会让嗓子发干发涩;有一些敏感的人,还可能因为橘子中的果酸,感到牙龈和胃部不适。如果吃完后没有及时清洁口腔,这些食物残渣、糖分就容易造成口腔内细菌滋生,引起炎症,初期可能表现为牙龈发炎,主要特征是牙龈红肿、容易出血、有胀痛。这些是不是很像吃了水果后感觉“上火”的表现,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别贪嘴,每天吃个一两个就可以了,而且吃完橘子后及时用牙线清理牙缝中的果肉残渣,并且及时用清水漱口,这样就不会出现“上火”的情况了。
橘子里的白瓤多吃有益?橘子皮内侧和橘子瓣上包裹着的白色棉絮状、丝状物叫作橘络,它其实也是一种果皮,其成分主要是水分和膳食纤维,也有一些植物多酚类物质。不过白瓤的量实在太少,而且口感并不是很好,毕竟大部分是膳食纤维,如果觉得丢掉可惜,那就吃掉。如果真想补充膳食纤维,多吃点杂粮效果更好。
橘子分公母,母橘子更甜?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此说法中所谓的“公母之分”的关键,就是位于果实底部(与果柄相对位置)的“脐”,这其实是脱落的花器官在果实上留下的疤痕。这些疤痕主要是运输水分和养料的维管束的残迹,因为下方的果皮组织发育速度通常比果实的其他部分慢(甚至不发育),所以形成一个略微凹陷的“脐”。脐部的大小在不同果实中是连续分布的,不存在明显的界限来划分公母,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脐部这一小块果皮的发育与果实的味道相关。实际上,柑、橘、橙、柚都属于柑橘类水果,它们口感上的酸与甜,都和土质、肥料、日照、树龄等有直接关系;产地、品种、形状的不同,橘子的味道也不同。(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阮光锋)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少量资源属于网络共享,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10-83155437 邮箱:foodindustry100@126.com
- 上一篇:便利店里的热饮能放心喝吗?
- 下一篇:进口车厘子能否安全吃
- 关注
- 产经
- 案例
- 人物
- 内幕
- 文化
-
>
【人物】疫情之下,中国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居家隔离、道路封锁、复工延迟、航线停飞等,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
-
>
【人物】抗疫期间,如何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会让国人永远记住的。因为一场暴发于武汉、被命名为2019-nCoV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迅速席卷整个中...
-
>
【人物】“黄门宴”诠释
在美食界,提到黄珂,绝对算得上是个传奇人物,因他在家中常年摆“黄门宴”而闻名于京城。他的故事被国内外众多媒体报道,比如英国...
-
>
【人物】用观点引领时代
记者“认识”曹保印是因为在2007年读他的《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一书。在书中,他记录了女儿天天在月子里的故事,其中也有很大一部...
-
>
【人物】新时代,新药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养生保健也成为了热门话题。怎样才能从日常的膳...
-
>
【内幕】为你揭开“速生
从“速生鸡”到“猪肉钩虫”,从“问题草莓”到“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谣言不仅引发了消费者恐慌,由此...
-
>
【内幕】北京饭店的故事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86年7月,为解决大量外来人口来京“吃饭难”的问题,北京市委和北京饭店在台基厂大街路北口合办了一间对外餐厅,当时我...
-
>
【内幕】喝“千滚水”一
喝“千滚水”会亚硝酸盐中毒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然而,这个“常识”却被列为“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上的第一条流言。科学真...
-
>
【内幕】代餐产品到底是
“代餐”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假日长胖后减肥的“希望”。代餐产品多以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粥等形式销售。在某电商平台,记者搜索到代餐产品...
-
>
【内幕】验明西四包子铺
继去年华天二友居肉饼店就“西四包子铺”品牌归属向网红“西四包子铺”提出质疑并开始维权后,记者近期发现,北京餐饮市场上的“西四包子铺”门店...
-
>
【品味】《你不懂葡萄酒
编者按 日本一流侍酒师,教你喝懂葡萄酒。葡萄酒控必读经典!有料、有趣、还有范儿的葡萄酒知识。本书文字理性、专注又不失风趣,穿插世界知名侍酒...
-
>
【品味】《人人都需要了
编者按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在未来,医学也将步入精准医疗时代。在新的医疗时代,我们将充分利用高新医疗技术来定制治疗护理方法,以前所未有的方...
-
>
【品味】《人生十二法则
编者按 面对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虚伪的励志、空洞的安慰,而是严父近乎残酷的苛责教诲,唯有了解规则、真知、历史与前沿科...
-
>
【品味】《不要因为走得
编者按 这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又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从民生出发,...
-
>
【品味】《AI的25种可能》
编者按 一本书,25个全球最伟大的头脑,洞见6万亿美元AI市场的机遇与风险,政府、企业、个人预判AI趋势的重要依据。 基本信息 书名:《AI的25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