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油茶产业形成“立体”格局
- 发布时间:2023-08-07
- 阅读量:
- 作者:罗羽
- 来源:食品界
- 责任编辑:食品界
- 分享到:
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是提升我国油料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贵州省以油茶为木本油料着力点,在不断提升种植面积的同时,强化育苗、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链条整合,形成了产业发展的立体格局。着眼未来,贵州推进油茶产业提质升级,还需破解种植效益低、加工产能错配、产品有价无市等难题。
扩“面”
多年来,贵州在持续提升油茶种植面积的同时,补足和强化产业链条,推动整个油茶产业形成了立体格局。
一方面,油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20年11月,我国油茶种植面积就已达6800万亩。作为全国油茶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多年来,贵州不断提升油茶种植面积,过去三四年以年均一二十万亩的速度增长。2022年全省油茶种植面积近370万亩,茶籽产量12.46万吨,茶油产量2.38万吨,产值66.56亿元,相比2020年三项指标涨幅均超过了60%。
作为贵州油茶种植的重点市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市等地增速明显。10年来,黔东南州黎平县的油茶种植面积从十几万亩增加至逾41万亩;过去3年,黔东南州锦屏县、从江县等地则以年均约3万亩的速度将油茶种植面积从六七万亩提升至2022年的超15万亩。从江县林业局副局长安建超说:“贵州推动油茶发展的决心和力度都很大。”
另一方面,育苗、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条也得到延长和强化。目前贵州全省有数十家加工企业;油茶“品牌”超80个,近两年增加了35个。
在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茅坡村的道塘油茶育苗基地,随处可见往来运苗的车辆。在基地做科研的玉屏县油茶研发中心主任刘四黑表示,近年来,基地年培育超500万株油茶苗,除供应贵州外,还销往湖南、江西等地。
刘四黑介绍,这个占地100亩的苗木基地隶属贵州黔玉油茶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油茶精深加工企业,公司还利用油茶茶枯开发了面膜、精油、洗发水等日用化妆品,并将自有的3万多亩油茶种植基地打造成了旅游景点,每年花季吸引不少游客。
攻“点”
在贵州油茶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一些发展难点、堵点也逐渐显现。
调研发现,受品种产出限制、种植方法不够恰当、管理粗放等因素影响,目前贵州油茶种植的产出不高,加上下游产品销售市场低迷,综合效益比较低。
目前,各地油茶林亩产鲜果(种植户以卖鲜果为主)从400斤到1400斤不等,按综合亩产750斤,每斤1.4元算,亩产值在1000元左右,除开人工采摘、运输等各种成本,种植户赚钱极为有限。
据介绍,油茶种植以散户为主,一般有五六年的管护期。在管护周期长,短期不见效益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有人种而乏人管,致使后续产出低,反过来又影响种植积极性。
产量暂时没跟上,加工产能却先“上”了。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少地方除扩大种植面积外,还通过本土投资、招商引资等方式“上马”了不少加工能力和水平不一的企业,这些企业虽有利于整个产业链条的补充,但在产品市场还未深入“掘开”的局面下,新建企业的“涌入”难免导致行业出现产能错配。
黎平县陆续建立的多家油茶加工企业,整体设计年加工能力超4000吨,仅黎平县霞宇油脂有限公司就达2000吨,但其实际年加工茶油只有数百吨;从江县的贵州乔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年加工能力4000吨,2022年底以来实际加工茶油在100吨左右。
加工出来的茶油在销售方面也面临一些困难。尽管茶油品质不错,但在消费者心中还未打响知名度,加上每斤至少六七十元的价格,长期面临有价无市的窘境。一些油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他们企业生产的茶油不少是通过帮扶单位联系采购消化的,如果真正面对市场,将会变得更加步履维艰。
一些业内人士坦诚,茶油产品有价无市,导致企业因产品积压而降低生产规模,进而影响上游种植环节效益。在当前消费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行业整体也陷入低迷。
此外,销售市场中还有一些油茶产品打着正宗茶油的幌子,以远低于行业成本的价格销售,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业品牌树立。
连“线”
今年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多部门印发《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目标要求“确保到2025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9000万亩以上、茶油产能达到200万吨”。
在面临当前困境和未来增长压力的形势下,业内人士表示,油茶行业必须进行全面整合布局,走出一条振兴之路。
刘四黑等人表示,要加大对油茶良种的科研支持力度,挖掘和培养一批科研人才,通过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为高产良种的长期性、持续性研发打下扎实的人才基础。
油茶增产还必须确保种植和管护同步推进,通过增加管护补贴,派出技术团队指导散户剪枝等方式开展油茶常态化管护,并建立起有效的成效监督机制,实现“种管一片,成功一片”。
针对当前加工产能现状,有业内人士指出,要从更高层面进行合理化、区域性统筹,通过资源整合淘汰局部低水平和重复性的产能配置,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减少地方企业之间的无效竞争。而面对未来发展,更要打破各地的行政思维模式,避免区县各自为政地“上马”企业、配置产能。
强化产品宣传推广、重塑市场品牌也是推动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专注油茶生产的贵州侗乡古韵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乐贤、贵州省油茶产业协会会长王隆学等人表示,要多渠道加强对茶油的宣传和推广,打响茶油知名度;扶持具有市场潜力的重点茶油商标,将它们打造成为行业品牌,通过品牌带动行业发展。同时要对市场乱象进行有效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少量资源属于网络共享,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10-83155437 邮箱:foodindustry100@126.com
- 上一篇:餐饮业“活过来了”
- 下一篇:没有了
- 关注
- 产经
- 案例
- 人物
- 内幕
- 文化
-
>
【人物】疫情之下,中国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居家隔离、道路封锁、复工延迟、航线停飞等,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
-
>
【人物】抗疫期间,如何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会让国人永远记住的。因为一场暴发于武汉、被命名为2019-nCoV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迅速席卷整个中...
-
>
【人物】“黄门宴”诠释
在美食界,提到黄珂,绝对算得上是个传奇人物,因他在家中常年摆“黄门宴”而闻名于京城。他的故事被国内外众多媒体报道,比如英国...
-
>
【人物】用观点引领时代
记者“认识”曹保印是因为在2007年读他的《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一书。在书中,他记录了女儿天天在月子里的故事,其中也有很大一部...
-
>
【人物】新时代,新药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养生保健也成为了热门话题。怎样才能从日常的膳...
-
>
【内幕】为你揭开“速生
从“速生鸡”到“猪肉钩虫”,从“问题草莓”到“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谣言不仅引发了消费者恐慌,由此...
-
>
【内幕】北京饭店的故事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86年7月,为解决大量外来人口来京“吃饭难”的问题,北京市委和北京饭店在台基厂大街路北口合办了一间对外餐厅,当时我...
-
>
【内幕】喝“千滚水”一
喝“千滚水”会亚硝酸盐中毒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然而,这个“常识”却被列为“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上的第一条流言。科学真...
-
>
【内幕】代餐产品到底是
“代餐”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假日长胖后减肥的“希望”。代餐产品多以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粥等形式销售。在某电商平台,记者搜索到代餐产品...
-
>
【内幕】验明西四包子铺
继去年华天二友居肉饼店就“西四包子铺”品牌归属向网红“西四包子铺”提出质疑并开始维权后,记者近期发现,北京餐饮市场上的“西四包子铺”门店...
-
>
【品味】《你不懂葡萄酒
编者按 日本一流侍酒师,教你喝懂葡萄酒。葡萄酒控必读经典!有料、有趣、还有范儿的葡萄酒知识。本书文字理性、专注又不失风趣,穿插世界知名侍酒...
-
>
【品味】《人人都需要了
编者按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在未来,医学也将步入精准医疗时代。在新的医疗时代,我们将充分利用高新医疗技术来定制治疗护理方法,以前所未有的方...
-
>
【品味】《人生十二法则
编者按 面对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虚伪的励志、空洞的安慰,而是严父近乎残酷的苛责教诲,唯有了解规则、真知、历史与前沿科...
-
>
【品味】《不要因为走得
编者按 这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又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从民生出发,...
-
>
【品味】《AI的25种可能》
编者按 一本书,25个全球最伟大的头脑,洞见6万亿美元AI市场的机遇与风险,政府、企业、个人预判AI趋势的重要依据。 基本信息 书名:《AI的25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