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畜牧业面临“大考”
- 发布时间:2020-05-13
- 阅读量:
- 作者:乔金亮
- 来源:食品界
- 责任编辑:食品界
- 分享到:
民以食为天。对中国人来说,饭碗里不仅要有粮,还离不开肉蛋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重要的“菜篮子”产业,我国畜牧业正面临考验。由于畜禽上下游产品运输、销售等环节受阻,出现了饲料进场难、畜禽上市难、养殖企业用工难等问题。近日,就畜牧业具体遭遇了哪些困难,如何破解畜牧业发展的痛点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市场主体。
饲料进不来,产品卖不出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有22家养鸡场,每月需消耗饲料6000多吨。疫情发生后,因很多地方都设立封路拦截点,饲料很难配送到各养鸡场,造成饲料缺口,该公司不得已对种鸡实施“减料”措施。“据预估,种鸡平均产蛋率将下降三成。更大的困难是产品销售无路,由于疫情期间产品流通受阻,导致公司的鸡苗卖不出去,养鸡户同样也没有渠道购进鸡苗,造成了产品滞销、积压等问题。”公司总经理助理邱聪说。
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地方采取了道路交通管控措施,导致猪群、雏苗、禽蛋、禽肉、饲料、兽药等养殖物资调运受到很大影响。跨省活禽销售运输环节受阻,活禽无法在企业间调运满足正常生产,业务流程中断。据统计,高峰时全国共有27个省份全部或部分市、县关闭了活禽交易市场。出栏的活禽无法销售,家禽业损失惨重。一些地方屠宰场开工手续复杂、人员流动受限,造成屠宰场开工不足,影响畜禽正常销售。
家禽业由于生产周期短、饲养量大,受到的影响更为突出。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禽业分会会长宫桂芬告诉记者,目前正值家禽补苗旺季,若不能补苗将对后期生产和供应产生很大影响。据协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2日,家禽业损失已达158.65亿元。据协会调研了解,家禽业目前还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难题:车辆通行证限量发放,满足不了企业正常生产需要;部分企业获得检疫票证困难;非饲料的配套物料供货商不能复工生产,对饲料生产造成了影响。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认为,对养鸡业而言,目前肉鸡供给数量远远大于当前屠宰数量,价格急速下跌。由于交通限制导致孵化场的鸡苗无法顺利销售,部分养殖场被迫对鸡苗采取填埋等极端处理措施,损失巨大。此外,去年猪价上涨带动家禽消费,很多家禽养殖企业选择大幅扩产,疫情来袭,叠加了不利影响。
有关部门精准施策
我国是家禽养殖大国,禽蛋人均消费量已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介绍,家禽产业链比较长,产值比较大,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家禽业就不能顺畅运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活禽交易市场关闭,家禽屠宰企业停工停产,家禽产品消费降低,行业损失非常严重。当前,正值家禽补栏关键时期,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可能会给二三季度禽肉、禽蛋市场供给带来一定的影响。
“畜牧业整体属于特殊行业,有生命周期,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行业一旦受到严重冲击,恢复期将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李希荣说,我国畜牧业正处在艰难转型的关键期。如果不尽快恢复生产,部分产业生态有可能会遭到破坏,一些较脆弱的企业辛苦发展的成果也许会失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田晓晖认为,相比种植业,疫情对养殖业产业链上下游影响更大。一是由于饲料生产没有完全恢复,以及原料采购受限等原因,养殖户普遍面临饲料紧缺,饲料库存难以维系正常生产,短期内面临生猪、毛鸡、毛鸭等死亡率增加问题;二是大量种禽无法销售,且缺少兽药、疫苗等物资,造成较大的动物疫病防控风险;三是由于许多员工无法及时复工,企业面临招工难、招工贵,屠宰环节缺乏用工。当前,政策措施的着力点要在以上方面发力。
有养殖户表示,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很多地方实施了交通管制措施,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畜禽以及相关原料和成品运输关乎基本民生和老百姓的“菜篮子”,不应该简单地全部拦截。养殖户都希望一些乡镇、村组能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将国家政策落实到位。
现在,有关部门已经积极行动。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发布通知,要求各地要保障“菜篮子”产品正常流通秩序,要求不得拦截仔畜雏禽及种畜禽运输车辆,不得拦截饲料运输车辆,特别是对设卡限行、阻断交通的做法作出了规范和纠正,为畜牧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农业农村部还要求各地加强饲料和种畜禽生产企业监测调度,积极协调地方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将相关龙头企业列入复工复产重点企业名单,纳入贷款贴息支持范围;协调各地粮库尽快投放一批库存玉米,保障畜禽养殖生产需要。
畜牧业涉及领域广,上下游企业密切关联,对资金和人工需求量大。专家建议,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下一步要着力解决养殖场户原料、销售、资金、人工等方面的需求,推动行业上下游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加大玉米等储备粮投放,加快豆粕等生产企业开工,保障大宗饲料原料供给;将饲料、种畜禽、兽药、畜产品包装材料等生产企业列入复工复产重点企业名单;不得关闭正常经营的屠宰场,支持合法合规的屠宰场尽快复工;将饲料、种畜禽、屠宰、奶业等骨干企业纳入国家专项再贷款和贴息政策支持范围。
发展痛点明显破解
位于江西省定南县天九镇的九鼎牧业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忙碌着,车间外一辆辆货车正在装运生产好的饲料。疫情发生以来,该县农业农村局觉察到因疫情防控不少畜牧养殖企业将面临断粮、缺料等问题,迅速动员该县多家饲料企业复工复产。据统计,2月12日至2月17日,该县为畜禽养殖相关业主开具物资调拨及人员转运单418份,其中饲料86份,活畜禽332份,有效解决了畜禽养殖业面临的运不进、卖不出的问题。
“从全国范围来看,经过努力,强制企业停工停产、省际运输不畅、大宗原料严重短缺等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返工工人短缺、运输‘最后一公里’等问题也明显缓解,饲料生产和经营秩序正在加快恢复,一些大型饲料企业基本已经恢复了正常生产。”杨振海说,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月17日,全国9711家饲料企业已有6384家开工复产,开工率为66%,但与常年同期超过90%的开工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当前,饲料总量是足够的,大宗原料玉米、豆粕产量也没有问题,只要交通问题得到解决,末端供应慢慢就会恢复正常。
- 上一篇:【关注】餐桌供给看山东
- 下一篇:【关注】“战疫”生命线之蔬菜配送
- 关注
- 产经
- 案例
- 人物
- 内幕
- 文化
-
>
【人物】疫情之下,中国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居家隔离、道路封锁、复工延迟、航线停飞等,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
-
>
【人物】抗疫期间,如何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会让国人永远记住的。因为一场暴发于武汉、被命名为2019-nCoV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迅速席卷整个中...
-
>
【人物】“黄门宴”诠释
在美食界,提到黄珂,绝对算得上是个传奇人物,因他在家中常年摆“黄门宴”而闻名于京城。他的故事被国内外众多媒体报道,比如英国...
-
>
【人物】用观点引领时代
记者“认识”曹保印是因为在2007年读他的《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一书。在书中,他记录了女儿天天在月子里的故事,其中也有很大一部...
-
>
【人物】新时代,新药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养生保健也成为了热门话题。怎样才能从日常的膳...
-
>
【内幕】为你揭开“速生
从“速生鸡”到“猪肉钩虫”,从“问题草莓”到“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谣言不仅引发了消费者恐慌,由此...
-
>
【内幕】北京饭店的故事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86年7月,为解决大量外来人口来京“吃饭难”的问题,北京市委和北京饭店在台基厂大街路北口合办了一间对外餐厅,当时我...
-
>
【内幕】喝“千滚水”一
喝“千滚水”会亚硝酸盐中毒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然而,这个“常识”却被列为“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上的第一条流言。科学真...
-
>
【内幕】代餐产品到底是
“代餐”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假日长胖后减肥的“希望”。代餐产品多以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粥等形式销售。在某电商平台,记者搜索到代餐产品...
-
>
【内幕】验明西四包子铺
继去年华天二友居肉饼店就“西四包子铺”品牌归属向网红“西四包子铺”提出质疑并开始维权后,记者近期发现,北京餐饮市场上的“西四包子铺”门店...
-
>
【品味】《你不懂葡萄酒
编者按 日本一流侍酒师,教你喝懂葡萄酒。葡萄酒控必读经典!有料、有趣、还有范儿的葡萄酒知识。本书文字理性、专注又不失风趣,穿插世界知名侍酒...
-
>
【品味】《人人都需要了
编者按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在未来,医学也将步入精准医疗时代。在新的医疗时代,我们将充分利用高新医疗技术来定制治疗护理方法,以前所未有的方...
-
>
【品味】《人生十二法则
编者按 面对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虚伪的励志、空洞的安慰,而是严父近乎残酷的苛责教诲,唯有了解规则、真知、历史与前沿科...
-
>
【品味】《不要因为走得
编者按 这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又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从民生出发,...
-
>
【品味】《AI的25种可能》
编者按 一本书,25个全球最伟大的头脑,洞见6万亿美元AI市场的机遇与风险,政府、企业、个人预判AI趋势的重要依据。 基本信息 书名:《AI的25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