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疫情之下,中国乳企如何应对——专访乳业专家王丁棉
- 发布时间:2020-05-13
- 阅读量:
- 作者:陈之秀
- 来源:食品界
- 责任编辑:食品界
- 分享到: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居家隔离、道路封锁、复工延迟、航线停飞等,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同时对中国乳业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记者专访了乳业专家王丁棉,请他谈一谈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中国乳业如何应对,才能持续发展。
上游养殖业:
饲料短缺,奶收不上来
“据初步了解,奶业上游的养殖业,部分牧场已经出现了倒奶和牧草饲料紧缺的情况。中游的乳品生产厂家的产品运不出来,下游的门店出现了婴幼儿奶粉断货的现象。整个奶业已经发出告急的呼吁。”王丁棉开门见山地说,有业内人士对全国12个省、38个牧场做了一次电话调查,结果显示,已经有42%的牧场出现了饲料供应困难,牧草运不进去。因为牧场很多饲料都是通过饲料厂加工的,而饲料厂的原料运不进去,已经成了无米之炊。没有饲料,奶牛不能像平时那样,天天吃得饱饱的。虽然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不准以任何理由拦截三种运输车辆。但是,牧场的牧草、饲料依然没有办法及时得到补给。另外,一些牧场的员工,一时没有办法按时返回牧场。所以,现在的牧场用工比较困难、紧缺。
王丁棉表示,一些牧场有牛奶运不出去,一些奶农户,在这段时间还遭到一些收奶站,或者部分的乳品企业趁火打劫,欺农压价。比如,河北省有一个地方,在春节期间,奶价从春节前的3.5元一斤压低到1.3元一斤。同时,河北、山东、河南等一些地方的牧场,甚至出现了倒奶的情况。“河南新乡,有一个奶农告诉我,他一天就倒掉了一吨奶。还有个牧场,把一车的牛奶全部倒掉。奶农是欲哭无泪,心痛至极。”
“根据陕西省乳品安全生产协会副秘书长王伟民向当地的奶农以及羊奶企业的电话调查和了解,陕西的羊奶业也同样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王丁棉说,奶站和乳品工厂也不敢到牧场去收奶,在这种情况下,倒奶现象难以避免。还有就是上万家的鲜奶吧不让开门营业,中小牧场自家的鲜奶没有去处,难以处理。
中游乳企:
员工短缺,奶送不出去
“员工短缺,奶送不出去,是中游乳企面临的问题。”王丁棉说,乳品加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受到交通管制,运输不顺。乳产品运不出去,积压在仓库里,而且数量越来越多。
第二,由于人员流动受限制,商店、门店关门不营业,产品卖不出去。
第三,复工延期。由于员工返回受阻,已经返回后,需要隔离14天,造成企业用工紧张,不能正常生产。即使隔离14天回厂的员工,也存在着一些担心,怕超过14天以后,再查出确诊病例。如果一个厂查出来,麻烦就大了,甚至会导致整个厂都要受到隔离。那样,生产就会再次中断。
第四,由于各个行业都一并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导致一些产品的原材料以及包装材料供应不上,甚至有些品种已经呈现紧缺和断货的情况。有些厂家,已经到了无米之炊的状态。
第五,对没有常温奶生产设备、只做低温奶产品的乳品企业十分被动。因为要面对年前有收奶合同的执行问题。也就是说,你签了合同,不管你的产品加不加工、卖不卖得出去,都得履行义务,把牧场的奶收起来。再有就是低温产品的保质期比较短,存放的时间不长。商店、门店等没有开门营业,产品没有地方销售。因为送奶工没有及时返回复工,造成有奶没人送的局面。即使是低温奶和常温奶两者兼容的生产企业,虽然奶源处理没有造成多大的压力,但低温奶这部分销售也遇到很多麻烦。比如,广东燕塘乳业的一个低温产品,在过年十天到十二天这个时间段,送奶工基本上都没有上班,送货上门基本上中断了。在元宵节前一两天,部分的送奶工才陆续返工到岗,开始送奶。但是,即使是现在,他们的送奶到户业务和送奶量,还不到平时的20%。
下游市场:
流通受阻,门店关门,奶卖不出去
对于下游市场面临的问题,王丁棉表示,主要在流通受阻,门店关门,奶卖不出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到目前为止,物流公司虽然接到政府部门通知可以复工,但是实质上仍然有些区域、有些地方,还是封城、堵路,或者还没有完全放开交通。因而,这部分地区的物流公司,没有办法及时将乳品厂的产品或者所需要的原料送到指定的客户或者门店,以及牧场。所以,现在出现了一些乳品加工厂缺原料的新情况。母婴店缺货的现象也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第二,就全国而言,大部分地区的母婴店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及时复工,开门营业。比如,安徽、河南等目前就有很多的门店还没有得到批准,无法开门营业。而四川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批准开业了,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门店没有开门经营。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准许他们出门,他们不能直接到母婴店去买奶粉,所以门店只能临时送奶粉到户,加以应对。
第三,奶粉生产厂家因为发不了物流,只能改发快递,而快递在这段时间提了价。比如,河北、山东等地方有的快递费提了100%,原来是10元钱一公斤的,现在提到21元一公斤,这给生产厂家增加了成本。
第四,疫情爆发以后,整个市场很萧条,一些营运商说,他们的生意,做得好的也只是平时的四成不到,其中有很多人的门店几乎是颗粒无收,惨淡至极。
应对策略和措施
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中国乳业如何应对,才能持续发展,王丁棉给出了应对策略和措施。
“在疫情还没有完全终结之前,涉及到民生的中国乳业从业者也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和克服眼下的困难。”王丁棉说,具体的应对措施,他提出十点建议。
第一,要保持头脑清醒、冷静、不焦虑。对当前的业态和市场状况要有一个清醒的分析,对疫情给行业带来的困难、风险或者危机,特别是对整个行业带来的影响,也要有一个基本的、清醒的判断,要从恐慌当中解放出来,要有与困难抗争到底的信心和危机化解的决心,临危不乱,不要轻易放弃或者离场,只要坚持下去,积极应对,任何困难总会扛得过去。
第二,要留意关注国家和当地政府对企业恢复生产的一些扶持政策的出台。比如,对复工和生产企业的财政补贴,以及税收减免等等。要借助政府的扶持,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威力,并与自己的智慧结合起来,想出更多的应对办法,使企业乃至整个行业能够尽快走上正常生产和发展的轨道。
第三,乳品企业在非常时期更应该有担当,尽到社会责任,要善待奶农,不要限奶,不要拒收奶,不要压价,要恪守收奶合同,不要让牧场倒奶、杀牛的现象再发生。在这一点上,上海光明乳业做得非常好。他们守得住诚信,敢于担当,把自己的困难自己扛起来,没有奶农和牧场因为疫情少收奶、少收益,这个值得表扬。
第四,一部分小企业以及营运商,甚至是经销商和门店,因为自己的实力和各方面的原因,会因经不住这次疫情的打击而离场。市场的集中度会因此加快和加大,品牌竞争也将会更加激烈,导致很多企业各显神通。预计疫情结束之后,将会迎来一个消费的小高潮。一些大的品牌、大的企业,也会充分利用这次消费高潮的到来,加大市场份额的争夺。但在这个关节点上,各个企业甚至经销商千万不要轻易打价格战,那样伤害的将是整个行业。这一点请大家务必注意。
第五,每年一次的防疫期刚好就在二三月份,在牧场员工上岗不充足的情况下,作为牧场经营者,要认真安排好牧场的防疫工作,要使牧场始终保持健康状态,产出放心奶。
第六,在新冠肺炎疫情结束之前,牧场和乳品加工厂对复工返回的员工,甚至是对招进来的新人,务必做好14天的安全隔离检查。对经常外出的有关人员,包括跑销售的业务员、材料采购员也要做好安全教育和检查,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一旦企业发现有新冠肺炎患者,全厂都要停工,受到隔离,损失更大。
第七,牧场以及乳品加工厂应该积极联系原料供应商以及物流公司,对自己所需的原料以及药品等进行及时补充。
第八,建议开办鲜奶吧的牧场,多找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是当地的乳协、奶协,请他们共同研究解决鲜奶吧重新开业的相关事宜。只有门店开业了,牛奶有销路了,压力才会减轻,另外可以多在产品结构上作一些调节。因为在疫情没结束之前,中小学和幼儿园都还没有复课,有的白领也没有回到原单位工作,都宅在家里。那么,每个家庭就是一个牛奶消费的小单位、小群体,做低温奶的乳品厂家以及1万多个鲜奶吧,就可以在这段时期生产一种家庭装的、容量比较多的、桶装的酸奶以及巴氏新鲜奶。把这样的产品生产出来,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这样可以开拓出一个新的消费空间,以减轻牧场奶源过剩、卖不出去的问题。
第九,防疫的风险和意识时刻不能放松。在疫情尚未结束之前,希望奶粉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不要搞促销、订货会、培训,以免造成大面积感染。要少聚众,少开会,不制造人传人的机会,不要给国家添乱。
第十,经销商、生产厂家、门店在防疫这段非常时期,可以考虑加大加快线上的营销,包括社区营销的力度,这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一种营销的模式和渠道。因为许多大商场、门店现在还不准开门营业,只能通过线上来扩大销量。
最后,王丁棉表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不轻易向困难低头、不惧怕危难、有勇气去战胜困难的一个民族。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会把我们打倒。只要有党和政府的领导,有14亿人民的共同抗疫,我相信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本刊记者 陈之秀)
- 上一篇:【关注】“战疫”生命线之蔬菜配送
- 下一篇:【声音】“战疫”期间更要做好食品安全监管
- 关注
- 产经
- 案例
- 人物
- 内幕
- 文化
-
>
【人物】疫情之下,中国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居家隔离、道路封锁、复工延迟、航线停飞等,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
-
>
【人物】抗疫期间,如何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会让国人永远记住的。因为一场暴发于武汉、被命名为2019-nCoV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迅速席卷整个中...
-
>
【人物】“黄门宴”诠释
在美食界,提到黄珂,绝对算得上是个传奇人物,因他在家中常年摆“黄门宴”而闻名于京城。他的故事被国内外众多媒体报道,比如英国...
-
>
【人物】用观点引领时代
记者“认识”曹保印是因为在2007年读他的《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一书。在书中,他记录了女儿天天在月子里的故事,其中也有很大一部...
-
>
【人物】新时代,新药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养生保健也成为了热门话题。怎样才能从日常的膳...
-
>
【内幕】为你揭开“速生
从“速生鸡”到“猪肉钩虫”,从“问题草莓”到“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谣言不仅引发了消费者恐慌,由此...
-
>
【内幕】北京饭店的故事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86年7月,为解决大量外来人口来京“吃饭难”的问题,北京市委和北京饭店在台基厂大街路北口合办了一间对外餐厅,当时我...
-
>
【内幕】喝“千滚水”一
喝“千滚水”会亚硝酸盐中毒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然而,这个“常识”却被列为“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上的第一条流言。科学真...
-
>
【内幕】代餐产品到底是
“代餐”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假日长胖后减肥的“希望”。代餐产品多以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粥等形式销售。在某电商平台,记者搜索到代餐产品...
-
>
【内幕】验明西四包子铺
继去年华天二友居肉饼店就“西四包子铺”品牌归属向网红“西四包子铺”提出质疑并开始维权后,记者近期发现,北京餐饮市场上的“西四包子铺”门店...
-
>
【品味】《你不懂葡萄酒
编者按 日本一流侍酒师,教你喝懂葡萄酒。葡萄酒控必读经典!有料、有趣、还有范儿的葡萄酒知识。本书文字理性、专注又不失风趣,穿插世界知名侍酒...
-
>
【品味】《人人都需要了
编者按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在未来,医学也将步入精准医疗时代。在新的医疗时代,我们将充分利用高新医疗技术来定制治疗护理方法,以前所未有的方...
-
>
【品味】《人生十二法则
编者按 面对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虚伪的励志、空洞的安慰,而是严父近乎残酷的苛责教诲,唯有了解规则、真知、历史与前沿科...
-
>
【品味】《不要因为走得
编者按 这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又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从民生出发,...
-
>
【品味】《AI的25种可能》
编者按 一本书,25个全球最伟大的头脑,洞见6万亿美元AI市场的机遇与风险,政府、企业、个人预判AI趋势的重要依据。 基本信息 书名:《AI的25种可能》...